
市消保委發布室內空氣公益檢測結果:
30戶受檢家庭中,甲醛、TVOC合格的不到1/4
青島日報/青島觀/青報網訊 10月10日上午,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室內空氣公益檢測結果,在30戶受檢家庭房屋中,甲醛、TVOC均符合標準的僅有7戶。其中,精裝房交付房屋合格率25%,簽訂裝修協議的家庭合格率21%。
據悉,今年6月,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與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聯合開展了“共建綠色美居”室內空氣檢測公益活動,目前已完成征集應檢家庭、空氣采樣試驗和檢測結果整理工作。此次共計檢測30戶家庭,每戶家庭分別檢測臥室和客廳兩個點,合計檢測60個點。檢測對象涵蓋市北區、嶗山區、李滄區、西海岸新區及高新區的精裝房或與裝飾公司簽訂裝修協議的房屋,交房期在一年內。檢測項目為甲醛、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,判定限值為甲醛≤0.10mg/m3、TVOC≤0.6 mg/m3。
根據檢測結果,在30戶受檢家庭房屋中,甲醛、TVOC均符合標準要求的有7戶,23戶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為23%。其中,有13戶房屋的甲醛符合標準要求,17戶房屋的甲醛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43%;有8戶房屋的TVOC符合標準要求,22戶房屋的TVOC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27%。本次檢測中,TVOC最多超標4倍多,甲醛最多超標2倍多,均出現在有家具的房屋內。
受檢家庭房屋可分為精裝房交付和簽訂裝修協議兩種情況。在16戶精裝房中,有4戶房屋的甲醛、TVOC均符合標準要求,12戶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為25%;其中,在6戶無自購家具的房屋中,有2戶甲醛、TVOC符合標準要求,4戶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為 33%。簽訂裝修協議的共14戶家庭,有3戶房屋的甲醛、TVOC符合標準要求,11戶不符合標準要求,符合率為21%。
據悉,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,甲醛濃度超標時可引起頭暈、乏力、免疫力降低、中毒性病變,對人體是有危害的。甲醛被廣泛用作生產脲醛樹脂、酚醛樹脂,這些樹脂作為粘合劑的原料在各種板材及家具中使用,這些樹脂穩定性能較差,在使用過程中會長期緩慢釋放甲醛氣體??倱]發性有機物TVOC主要來源于各種涂料、粘合劑、人造板材等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和家具等,當居室中TVOC濃度超過一定濃度時,在短時間內人們感到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四肢乏力,嚴重時會抽搐、昏迷、記憶力減退,傷害人的肝臟、腎臟、大腦和神經系統。
此外,北京中環祥瑞室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開通網絡在線咨詢,向市民受理消費者在家庭裝修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。
如有以下問題,可以在線咨詢北京中環祥瑞室內環境有限公司客服電話010-80888991咨詢:1、如何挑選裝修建材;2、裝修建材常見的污染源;3、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國家標準如何區別;4、空氣檢測超標后怎樣治理;5、消費者在裝修中如何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合格;6、如何選擇空氣質量檢測機構等。
相關閱讀:
北京中環祥瑞室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向消費警示及建議
1.關注甲醛的同時,更要特別關注TVOC等有害物質
目前,大多數消費者會關注甲醛的檢測,但就本次檢測結果來看,房屋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的不符合率比甲醛還高;根據檢測經驗,房屋裝修引入的污染物包括苯系物、酮類、酯類、烷烴類、苯乙烯、鹵代烴等多種VOC污染物,需要引起注意。
2.要選購合格的家具
本次檢測的TVOC最多超標4倍多,甲醛最多超標2倍多,均出現在有家具的房屋內;室內空氣的有害物質來源很多,除裝飾裝修材料產生的外,家具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也不容小覷。因此,購買家具的時候,要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家具,并要求廠家提供合格證明等。
3.不要過度裝修
除了裝修材料選擇的問題,裝修程度過于復雜,也可能導致污染加劇。比如,部分家庭為追求美觀,大面積使用人造板、墻紙、乳膠漆及造型復雜的家具。這些產品在單獨檢測時,污染物釋放量可能達標,但被集中放置在一定的空間內,其污染物釋放量會形成疊加效應,使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升高,造成污染物含量超標。因此,倡導家庭裝修簡約大方,盡量不要追求過于復雜的裝修效果。
4.不要以單純的個人感覺來判斷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
有味不一定有害,有害不一定有味。例如甲醛、氡等有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,但對身體卻容易造成極大傷害。所以,裝修房屋結束后應盡量多開窗通風,放置一段時間,感到無明顯異味或不適,并找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檢測合格后再入住。
5.要認準有資質的檢測機構
室內空氣檢測要找必須具有CMA(計量認證)資質的正規檢測機構,其檢測報告上帶有資質標識;慎選以檢測為名的治理公司進行檢測,也慎用自行購買所謂的甲醛檢測儀。近日,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公布對網紅產品“甲醛檢測儀”的風險監測結果,抽檢41批次,均不合格。有商家甚至在網店展示經篡改的檢測報告,部分甲醛檢測儀顯示的甲醛濃度數值沒有參考價值。
6.要從嚴把控精裝房屋的室內空氣驗收
本次采樣的6個未入住的精裝房,在均已通過工程室內空氣驗收的情況下,檢測符合率僅為33%。從結果來看,應引起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,從嚴把控。